在长期接触家长和孩子的过程中,我发现厌学已经成了现代社会孩子的典型特征之一。这个问题往往与手机成瘾关联在一起,两大问题交织让父母十分头痛。有趣的是,大部分厌学的孩子其实并不是因为学习能力差,相反很多都是曾经成绩不错的孩子。深入分析我发现,孩子厌学的本质是情绪问题导致的行为表现。
厌学背后:寻找问题的根源
当今的教育环境与父母那个年代很不一样。父母小时候即使成绩不好,不喜欢学习,但还是愿意上学,能在学校待得住。而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说不想去了,要请假,请长假,甚至休学。这一方面是因为当今社会的竞争压力远超从前,教育机制也是唯结果论,包括学生的座位安排都是根据考试成绩来定。肉眼可见的残酷竞争外加功利性的教育理念,让这一代格外善良的孩子难以接受。
通过大量案例观察,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从小过得很舒适,被过度保护着长大,对困难的承受力相对较弱。再加上每天十几小时的课程,不足六小时的睡眠,身体也支撑不了,在这种身心俱疲的情况下,厌学、请假、休学就这样一步步发展下去了。
破解厌学:理解和接纳是关键
面对孩子的厌学情绪,我要特别提醒家长,永远不要幻想有什么方法能一步到位解决问题,就像不要幻想一夜暴富一样。厌学不单单是孩子自身的问题,也不仅仅是家庭内部或学校管理制度的问题,其实更多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竞争和内卷的问题。
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接住孩子的情绪。接住情绪的目的不是为了马上解决问题,而是为了让他的情绪越来越稳定。只有情绪稳定了,孩子才有能量去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。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有情绪就匆忙提建议,但这样的建议即使符合孩子心意,概率也比彩票中奖率高不了多少。
用共情的方式陪伴孩子
要做好共情,首先父母自己必须是个"情绪稳定的成年人"。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情绪爆发就会慌张、害怕、回避或者自己也跟着爆发,这些反应都不利于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提升。我经常对来访的父母说,其实很简单,只要父母自己的情绪稳定一两个月,孩子的情绪就会慢慢平静下来。
其次,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,理解他的内心世界,不要随意评判和纠正。那些在父母看来很不合理的观念,以孩子现有的年龄和心智来看,其实已经很合理了。我们要做的就是理解和尊重,而不是急于纠正。
在一对一挖根疗愈的过程中,我常常发现,当父母学会用共情的方式沟通,孩子的情绪就能得到很好的疏导。而对于想要系统学习的父母,我建议可以参加《挖根疗愈—技法班》,学习更专业的沟通方法。
记住,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。就像种一棵树,不能指望它一夜之间长大。但只要方向对了,坚持下去,一定会看到改变。所谓耐得住性子,才能看得见繁华。